close

14年內 台灣進入超高齡

  • 2011-12-30
  • 工商時報
  • 記者呂雪彗/台北報導

     衛生署昨天指出,台灣老年人口比率民國106年估將超過14%,成為「高齡社會」;114年更將超過20%,達到「超高齡社會」,短短14年台灣65歲以上老人人口比率將以「三級跳」激增,扶老比11年內由7:1迅速降至4:1。

     老化潮將帶來新的內需產業,衛生署表示,「銀色GDP」值得發展,包括休閒、養生保健、資訊科技,行動輔助、各種居家友善設計等產業商機可望應運而生。

     衛生署昨天在行政院會報告「營造高齡友善健康環境」,首長對「老化」非常有感,均熱烈討論。政務委員薛承泰提醒,必須及早規劃配套措施因應高齡化社會來臨,未來不能由70多歲的老人推著80多歲的老人。代院長陳沖指示衛生署應持續結合政府及民間資源,積極推動辦理。

     依據報告,至今年10月,台灣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為10.8%,逾251萬人,推估14年內,台灣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率將以「三級跳」方式跳提升,每5人中就有1名老人,超越歐美國家老化速度。

     報告指出,台灣已有3個縣市達「高齡」社區水準,包括嘉義縣、雲林縣、澎湖縣,20個鄉鎮已達超高齡社區。

     衛生署已推動9家醫療院所導入高齡友善健康照護的設計,讓醫院在照護老人流程簡化,例如有3種慢性病看診,一次掛號即安排便利簡化就診流程,且有專業照護及友善無障的軟硬體服務等,成為全球第一個由政府帶頭、全國推行的高齡友善健康照護機構認證的國家。

     此外,衛生署結合各縣市建設升級,推動兼容、無礙、促進長者活躍的高齡友善城市,目前有北市、新北市、桃園縣、竹市、南投縣、嘉義市、台南市、高雄市、台東縣等9個縣市符合高齡友善城市要件。

     官員說,高齡友善城市是參考WHO規定,有8大施政面向必須承諾,包括改善軟硬體,創造有利長輩活動條件,減少障礙,提供安居、康健、不老、親老、敬老的服務健康老人環境,延後老人失能及生病的發生。同時,也能吸引外國人到台灣常駐或養老。

     衛生福利部成立後,衛政、醫療與社政體系將全面結合,衛生署將與經部及產業界結合,發展老化潮商機,發展銀色GDP,朝養生保健、資訊科技及休閒產業等方向發展,並全面推動高齡友善城市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刘李私廚 的頭像
    刘李私廚

    刘李私廚的部落格

    刘李私廚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